来源:人气:356更新:2025-08-01 12:00:18
时隔153天,电影市场终于迎来春节档之后的回暖。
经过《长安的荔枝》和《罗小黑战记2》的预热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爆发,带动《戏台》等影片票房上涨,电影市场终于在8月前热了起来,单日票房突破3亿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更是票房三连跳,连续4天单日票房破亿,目前票房预测已超过37亿,成为当之无愧的暑期档扛旗者。
变化的不仅是票房。申奥跻身一线导演行列,电影各合作方成为赢家,更重要的是今夏之后,电影行业更加意识到为观众带来好作品的重要性。不妨来梳理一下《南京照相馆》的火爆,“受益人”都有谁?
申奥:口碑票房双丰收
晋升一线导演行列
《南京照相馆》爆了之后,#南京照相馆何为人民史观#上了热搜。
摒弃宏大叙事,站在平民立场,“以小光亮照见黑暗”是《南京照相馆》最大的闪光点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中的角色都是普通人,用申奥的话说,“他们都是没看过战争片,没有经验、没受过训练的人”,正是对战争的一无所知,每个“小我”做出的真实反应才可信且动人。
他们挣扎着活下去,只是希望日子如常,或战争尽快过去。申奥再次发挥了他在细节和群像上的把控力,角色是这部电影打动观众的关键。
实际上申奥的每一部电影都是“站在观众一边”的。不仅因为他爱拍小人物,更因为他放下了创作者的优越感,把观众放在心上。
申奥是拍广告出身,也是影迷出身,他是那种幸运的“个人表达和市场不冲突”的导演。了解市场,了解观众喜欢看什么,不爱看什么,是年轻一代导演的优势。
资料来源:新周刊-新锐榜《导演申奥:习惯坐在角落里》
知道观众看多了宏大叙事,就以小小的吉祥照相馆为战争切面;知道观众不忍太过惨烈的画面,就对电影中出现照片的尺度反复筛选,女性尸体都使用假人,以克制的手法,坚持“不以血腥暴力为噱头”;知道年轻观众排斥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,就简单拍好一个故事,不复杂,不说教。
同时,他又是个会讲故事的导演。
从《受益人》到《孤注一掷》再到《南京照相馆》,申奥爱讲人性,爱拍“骗局”。
三部电影都跟“骗”有关,骗保、电诈,甚至《南京照相馆》也是由一个洗照片的骗局展开。有了骗局,就能吊住观众的胃口,观众永远跟随主角担心骗局被揭穿,这个时候再设置反转、危机,宏大的故事也不至于枯燥沉闷。
申奥也一直尝试在现实主义题材中展示奇观,从《受益人》中的直播行业,到《孤注一掷》中境外诈骗,《南京照相馆》中则是鲜少被关注的日军“亲善照”,这对观众是有新鲜感的。
在铭记历史与爱国情怀之外,敏锐挖到舆论战视角,并延伸至当下,再次踩中大众情绪。
三部影片,两部黑马,一部《南京照相馆》豆瓣评分8.6,申奥对类型片的把握越来越得心应手。
这个夏天过去,他在商业电影上的影响力不言而喻,各家粉丝都已经开始为自家艺人接饼。最开心的当属申奥导演待上映的新片《用武之地》:这波稳了!
出品方:宁浩一路相伴
新老朋友汇集
《南京照相馆》是好作品,但电影毕竟是门生意,剑指30亿的票房,对这部非大卡司、大制作的电影来说,出品方赚钱有望。
翻看《南京照相馆》《孤注一掷》《受益人》的出品公司,除了申奥自己的裕野文化,自始至终陪伴的就是坏猴子影业和上狮文化。
裕野文化一路从联合出品发展到主出品的三家公司之一,说明申奥是实打实赚到了钱,《孤注一掷》作为2023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功不可没。
坏猴子不必多说。
申奥是宁浩的“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”发掘出的新锐导演,与宁浩的类师徒关系一直是圈内佳话。坏猴子和与坏猴子捆绑的营销、发行公司上狮文化,对申奥电影的一路陪伴合情合理。
上狮因为坏猴子与文牧野、申奥等导演的紧密关系,接连发行了《孤注一掷》《奇迹·笨小孩》《爱情神话》等热门影片,对有话题度的现实主义影片驾轻就熟。接下来申奥的《用武之地》、文牧野的《欢迎来龙餐馆》依旧有他们的身影,宁浩的幕后工作做得风生水起。
此外,出品方里还有中影集团、万达、横店、北京文化和联瑞影业、伯乐影视的身影。《南京照相馆》这一番猛冲,主出品方中影的股票也跟着大涨,出品方之一的幸福蓝海股价近三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47%,并公告称影片累计票房(含服务费)已超过4.12亿元,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%。
横店影视、万达电影的预增幅度也分别高达424.64%和219.65%。
比较特别的是肖央的不好意思影视也投了《南京照相馆》,作为《用武之地》的主演,看来肖央与申奥的合作还会更为紧密。而伴山文化与申奥的合作始于剧集《新生》,《南京照相馆》之后,他们还有《新生2》和《海盗船》《模范健身房》正在开发中。
回看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拍摄,电影今年2月15日才开机,4月9日杀青,6月19日就官宣定档8月2日上映,并在7月14日提档至7月25日上映,可以说是开火箭的速度。
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片,电影本身有一定推广优势,但《南京照相馆》的完成度之高和效率之快,说明它的工业制作流程非常完善。各方通力合作目标清晰一致,对团队高度信任,提档更说明了各方对影片质量的信心,实现了多方共赢!
观众:今夏之后,只有好电影
在预测暑期档走向时,很少有人想到《南京照相馆》和《戏台》会成为今年暑期档的黑马。
一个85后导演一个七旬老艺术家,没有强势的明星阵容,两个原创故事,要么背景凝重要么题材小众,除了口碑很难看到赢面,而口碑能起那么大作用吗?
事实证明:可以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37亿和《戏台》5亿的预测票房,说明无论电影是不是热门题材,合家欢性质,是否是经典IP,有大卡司,大制作,都不再是衡量其商业表现的基准。
观众只认好故事,只要好电影。
今夏过后,电影从业者们要更加意识到:不要再说观众看不懂电影,电影是否值得一张票钱,大家心里门清得很。
目前暑期档票房表现好的国产片,《南京照相馆》靠口碑;《长安的荔枝》阵容豪华故事也不错,已超5亿可冲10亿;《罗小黑战绩2》预测票房近5亿,是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两倍,也靠IP质量口耳相传;《戏台》除了口碑发酵,选对档期和抓住银发经济也功不可没。
《戏台》原本定档7月18日,在《你行!你上!》和《长安的荔枝》两部重头影片都提档到7月18日后,果断改档到7月25日。它也确实接住了,尤其《你行!你上!》口碑不佳吐出了排片,又赶上整个大盘被带热。上映第2天累计票房突破1亿,上座率接近20%。
在《戏台》的用户画像中,40岁以上观众占据了压倒性优势,这些观众虽然不一定在网上吆喝,但购买力不弱,不少观众都表达了“带爸妈去看”“支持老艺术家”的观点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与《长安的荔枝》、《戏台》最大的区别就是足够下沉。
前者在三、四线城市的观众想看程度要远高于另外两部,《南京照相馆》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更是高达75%。而后两者在一、二线城市的表现更好,尤其是《戏台》在一线城市的观众意愿明显高过另外两部。
数据显示,近年来电影的预售、首周票房、首日票房均在下降,观众在电影上映前后立即购票观看的冲动降低,反而更看重口碑,希望电影值回票价,电影上映后会优先观望口碑。
看《酱园弄·悬案》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《神奇4侠:初露锋芒》等影片上映首日就是票房巅峰,也充分说明了口碑对票房的影响。
数据来源:灯塔研究院-2024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
因为重视口碑,电影圈玩花式点映也多。《南京照相馆》能拿到37.8%的排片,与它在点映期就以6.3%的排片取得1700多万票房,和现在30%的排片贡献了市场60%票房的高上座率不无关系。影片光点映及预售就突破了8000万票房,给了影院强大的排片信心。
只是点映无疑只对好电影有助力,但凡影片质量不行还硬开点映,参照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,会给票房“一日游”的成绩雪上加霜。
无论如何,市场逐渐养成了点映习惯,点映口碑成了观众预判电影质量的重要标准,也对影院排片带来影响。如今片方不开点映好像就是对电影不自信,一旦点映开始就是营销公司要做口碑大显神通了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给暑期档打开了局面,一面勾起了观众对战争片的观影欲望,但同题材比较,观众产生审美疲软可能也是一剂毒药。
现在压力直接给到管虎和费振翔,8月8日,坐拥豪华班底的《东极岛》能否接住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接力棒,让人尤为期待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,202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洗尽铅华、内容为王的时代,“寒冬论”是留给底气不足者怨天尤人的借口,好片子总会跑出来,而不管谁赢谁亏,观众这波不亏。